近日,巴基斯坦外交部正式确认,已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一项特殊的安全协议,承诺在沙特面临外部核威胁时向其提供“核保护伞”。这一声明迅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多国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显著改变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
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在伊斯兰堡的记者会上表示,这一决定基于两国长期深厚的兄弟情谊与共同战略利益,旨在回应“地区安全环境的变化”。发言人称,巴基斯坦的核能力纯粹用于自卫,此次延伸威慑是为了保护沙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免受外部核威胁,但未具体指明威胁来源。
沙特官方尚未对此发表详细评论,但接近王室的消息人士透露,利雅得对此协议表示欢迎,视其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深化。分析指出,沙特长期以来寻求应对地区核扩散的保障,特别是伊朗的核计划进展令其深感不安。尽管2015年伊朗核协议暂时缓和了紧张局势,但近年来的地区对峙和协议不确定性促使沙特积极寻求外部安全保障。
美国智库“中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分析称,巴基斯坦拥有成熟的核武库和运载系统,其承诺为沙特提供核保护,实质上意味着将沙特的安全直接纳入其核威慑范围。这可能是对伊朗的一种明确警告,但也可能加剧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以色列方面则对此表示严重关切,称将重新评估自身安全策略。
俄罗斯外交部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破坏地区稳定的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表示,希望相关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安全关切,维护中东和平稳定。
历史脉络上,巴基斯坦与沙特的关系源远流长,沙特曾在巴基斯坦核项目发展初期提供重要财政支持,而巴基斯坦则长期向沙特提供军事人员培训和安全援助。此次核保护伞的公开确认,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度。
然而,这一举动也引发非扩散领域的担忧。国际原子能机构前官员指出,核保护伞协议虽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可能削弱全球防扩散努力,尤其是当一方为未签署条约的核武国家(巴基斯坦),另一方为关键区域大国时。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研究员警告,这可能开启一个危险先例,促使其他地区国家寻求类似双边核安排,从而侵蚀全球核秩序。
总体而言,巴基斯坦此举既是对沙特的坚定支持,也是其作为核国家展现区域影响力的战略举措。未来,中东地区的安全动态或将更加复杂,大国博弈与地区对抗可能进一步升温。国际社会将持续关注这一协议的后续发展及其对全球安全架构的潜在影响。